诚信管理体系认证
诚信管理体系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,也是食品工业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,涉及食品工业企业组织机构、诚信体系策划、职责、惯例、程序、过程和资源。 中文名 诚信管理体系 释 义 诚信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 对 象 涉及食品工业企业组织机构 性 质 政府发文 目录 1 简介 2 诚信管理体系要求 ▪ 原则 ▪ 诚信方针 ▪ 策划 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/T4111-2010 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(CMS)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》[1] 中: 3.3诚信管理体系credit management system(CMS) 用来制定和实施诚信方针和目标,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。 (引用ICCO26001:2008) 诚信管理体系要求 原则 食品工业企业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、实施、保持和持续改进诚信管理体系,并将实现相关要求、界定诚信信息和诚信管理体系的范围形成文件。在食品工业企业实施该体系过程中逐步形成诚信教育机制、诚信因素识别机制、体系运行机制、征信评价机制、自查自纠改进机制和失信惩戒公示机制。 诚信方针 食品工业企业最高管理者应确定诚信方针,确保其满足: a) 与诚信有关的法律法规、政策和其他要求; b) 适合食品工业企业生产、服务、安全和保障的要求; c) 失信预防和持续改进; d) 为诚信目标和指标提供方向; e) 形成文件,付诸实施; f) 传达到相关人员; g) 能为社会公众所获取 策划 基本要求 食品工业企业建立和实施诚信管理体系时,应识别其生产、服务、安全和保障活动中与诚信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、政策和其他要求,并满足 : a) 及时获取这些要求,确保有效; b) 确保这些要求应用于诚信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实施; c) 通过内部制度的确立,确保诚信管理从策划、采购、生产、储运、营销、服务等全过程的规范化、程序化和制度化 诚信因素 食品工业企业应建立、实施并保持诚信因素识别程序。 食品工业企业在建立、实施和保持诚信管理体系时,应充分考虑诚信因素。诚信因素包括但不限于: a)生产经营、产品供应、广告宣传和服务等活动中涉及的诚信因素,包括: ——食用农产品原料及其他投入品的质量安全控制,特别是微生物、药残、重金属、环境污染物、违法添加物等; ——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; ——包材、标识管理; ——仓储、物流管理; ——其他。 b) 与新项目有关的诚信因素,包括: ——新产品配方与预期用途; ——技术改造; ——其他。 c) 影响诚信的其他因素。 诚信因素识别程序应形成文件,并适时予以更新。 社会责任 食品工业企业应以多种方式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,完善诚信管理体系,树立良好社会形象,以充分满足: a) 提供安全的食品; b) 依法纳税; c) 依法执行劳动合同、保险; d) 符合环境保护、资源节约和生态平衡等要求; e) 公共安全。 适用时,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: a) 惠农、扶贫; b) 将社会责任传达、影响到相关方; c) 慈善救助、公益捐赠; d) 文明传承教育及其他公益活动; 食品工业企业应保持相关的记录。 诚信文化建设 食品工业企业应开展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,树立诚信经营理念。诚信文化建设应包括: a)质量安全责任感; b)企业价值观; c)员工归属感、荣誉感; d)企业团队精神; e)企业诚信环境; f)与相关方的关系等 |
|